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[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22789914540425921&wfr=spider&for=pc]

佛法中常讲,我们有三种根本烦恼,就是见思烦恼,尘沙烦恼,无明烦恼,刚接触佛法的朋友可能感觉有点乱,这三种烦恼总是分不太清楚,今天末学就尽量用通俗一点的语言,为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。

众生的烦恼太多了,可以说是无量无边。世尊弘法四十九年是干什么呢?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治烦恼。我们学佛有什么好处?就是能够断除烦恼,获得快乐。如果学佛一段时间后你发现,烦恼一天比一天少了,快乐一天比一天多了,这就对了,这就是学佛的好处。

佛把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总结了一下,分为三个大类:第一个是见思烦恼;第二个是尘沙烦恼;第三个是无明烦恼。见思和尘沙烦恼是相对比较粗的烦恼,无明是最细的烦恼。

第一,见思烦恼。这是因为我们的执着所引起来的烦恼,又分为见烦恼和思烦恼两种,“见”就是你看错了,听错了;“思”就是你想错了。你自以为是,以非为是,其实你所见所想的这些是非,统统都是错误的。见思烦恼再细分,又分为五种见惑和五种思惑。五种见惑:一是身见;二是边见;三是见取见:四是戒取见;五是邪见。思惑也有五大类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因为有这十种见思烦恼,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就显现不出来,永远摆脱不了六道轮回。能把见思烦恼断掉,那就脱离六道,到四圣法界了,就证得阿罗汉果。不但把见思烦恼断掉,连见思烦恼的习气都断掉,那就叫辟支佛。辟支佛还有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没断,所以他还不是真佛。

第二,尘沙烦恼。尘沙烦恼就是我们的分别心。“尘沙”是比喻,比喻我们的各种粗细烦恼无量无边,像数不清的尘沙那样多。一天到晚,从初一到过年,没有一天没有烦恼的,这些烦恼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我们。辟支佛如果能断了分别心,那就升级为菩萨,但还有习气。菩萨如果能把分别的习气也断了,那就升级为佛了,但这个佛是十法界的佛,是相似即佛,还不是真佛。

第三,无明烦恼。无明就是无始无明,就是我们的妄心、妄念,简单说就是起心动念,因为我们一天到晚的起心动念,没有一个不是妄心。这个无明烦恼太微细了,弥勒菩萨所说的,一弹指起心动念多少次?三十二亿百千次。这太快了,还没有感觉到,就已经没了,所以这个无明烦恼很难发现,很难感觉到。如果能把这个无明放下,那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了,这个是真佛,因为他用的是真心,已经不再用妄心了。

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后说:“奇哉!奇哉!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皆因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。”这已经就给我们说明了,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佛性,就是因为妄想、分别、执着这三种烦恼障碍,才不能显现,只要放下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就能恢复我们自身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。

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

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

[https://m.dizang.org/jz/hy5/047.htm]

出自《华严经讲记》

这一句跟我们讲的智慧是什么智慧?解脱之智,佛果地上的解脱、菩萨的解脱,没有智慧你就不能解脱。解是对烦恼讲的,烦恼,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妄想分别执著。妄想就是一般大乘经教里面讲的无明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执著是见思烦恼,讲见思、讲尘沙、讲无明不太好懂,讲妄想分别执著好懂。定,诸位要记住,能伏烦恼,智慧断烦恼,所以你有定,定不开智慧,那只是伏而不是断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因定开慧,你的智慧开了,烦恼就断了。其实告诉你,烦恼并没有断,烦恼转变了,智慧一开就转烦恼为菩提,烦恼变质变成菩提智慧。烦恼没有了,所以叫断;转变成菩提,所以叫生。六祖惠能讲“弟子心中常生智慧”,这是他对五祖说的。他为什么能够?我们在经教里面得到这个讯息,知道这个道理,他的定起了作用,定生慧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他智慧开了。智慧开了,这三种烦恼他都转过来了,转见思为正觉,转无明为正等正觉。所以叫转烦恼为菩提、转生死为涅槃,没有生死,只有涅槃。

涅槃是什么意思?涅槃是不生不灭。生死是生灭,转生灭为不生不灭,你说这个多自在!什么是定?说个老老实实的话,浅而易懂的话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就定了。你为什么不定?你心里头有牵肠挂肚的事情放不下,心里头有事,你哪里来的定?没有定。我们要想得定,这个定是什么?就是外不著相、内不动心。定不是叫你天天盘腿面壁,不是那个意思,盘腿面壁是没事情干,跟一切众生没有缘。佛家常讲“佛不度无缘之人”,跟众生没有缘,那怎么办?可以盘腿面壁。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他这个法跟人没有缘分,所以在少林寺面壁九年,遇到慧可,找到一个传法人,找到一个知音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,如果有缘,有缘就得要接引众生,虽接引众生还在定中,跟面壁没有两样,你能体会到这个境界吗?他的身为大家服务、为众生工作,忙得不亦乐乎,他的心如如不动,他的心一丝毫挂碍都没有,跟达摩祖师面壁没有两样。只是身的造作那个形状不一样,心没有两样,确确实实是“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”,真功夫!

所以有缘,儒家常讲兼善天下,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?为天下众生服务,尽心尽力。没有缘的时候独善其身,为什么?你想替人服务人家不要、拒绝,那就是达摩面壁,独善其身。面壁也是示相,也是做出给大家看。他做什么样子?做放得下,做出身心世界一尘不染,他做出这个样子给人看。谁能看得懂?慧可看出来了,接他的法;一般人没有这个智慧,看不出。所以无论是动、是静,无论是自行、是化他,没有一样不是示现正等正觉的形象。这种形象,世间人愚痴看不出来,诸位要晓得,还有九法界众生,众生愚迷,九法界里头依旧是有聪明人,不定在哪个法界。你要问,那个聪明从哪里来的?那是无量劫积集的善根福德因缘,他们看到。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种种示现,对象全是九法界众生;我们一般凡夫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我们要问与九法界众生有没有关系?给诸位说有,你不要说是你起心动念没人知道,中国谚语里头常讲,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,神明是什么?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,他们有许许多多灵性比我们高,能力比我们强,千万不要瞧不起祂。

动物有灵性,植物有灵性,山川大地有灵性,天地鬼神那就更不必说了,一切依正庄严这里面跟我们人类是相似的、差不多的,有觉有迷。像我们人当中,有些人有很高的觉性,有些人非常愚痴。动物里头有些灵性高的,甚至于高过我们人类,不是没有。植物里头也有高灵性的,我们盖房子,砍了一棵树,有树神,树神来跟我们沟通。我们在这个地方做地基之前先去洒净,这就是鬼神跟我们沟通。洒净这个仪式他们从来没见过,非常陌生,他们喜欢什么?喜欢祈祷。那以后我们要是兴建工程,我们两种都做,先祈祷后洒净。砍这个树的时候,把树移走,树神要求,三天前我们给这棵树祭祀,祂说三天时间太匆促了,希望能够提升到一个星期,好!我们知道澳洲这个地方的人,他们的习俗、他们的动作都很缓慢,这个地方地大人稀,人有福报,没有竞争的心,知足常乐。所以你看他们所有动作都很缓慢,要树神搬家要七天前通知他,他说三天前他们感到太匆促了,合情合理。

——摘自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(第647卷)【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,能令一切国土微尘,普能容受无边法界。】

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

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

1
http://lishuanglin.com/index.php/2020/08/27/%E5%A4%A9%E5%A4%A9%E5%AD%A6%E4%BD%9B%EF%BC%9A%E3%80%8A%E5%A4%A7%E6%82%B2%E5%92%92%E3%80%8B%E5%8D%97%E6%97%A0-%E5%96%9D%E5%95%B0%E6%80%9B%E9%82%A3-%E5%93%86%E5%95%B0%E5%A4%9C%E8%80%B6/

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

释义 :

用我们的身心性命,都皈依给十方三世无尽无尽的三宝,我们向三宝来叩头顶礼。

我们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念都会念,究竟“南无”两个字是怎样讲法呢?很少人知道。

南无是梵语,翻译过来,就是皈依的意思,也就是皈命敬投。皈命就是把我的生命交给佛;敬投中的敬,是恭敬,投,是投靠。敬投,就是恭敬地投靠给佛。我们皈命,这就是我们身也皈依给佛,心也皈依给佛,身心都皈依给佛。

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:总而言之,就是十方无量无尽的三宝。这一句咒念出来,不是单单叫我自己皈依十方无尽常住三宝,也是令一切众生,都闻到这种的密语,都皈命敬投给十方无量无尽的常住三宝。

三宝是佛宝、法宝、僧宝,世间最高贵的,也就是佛宝;最高贵的,也就是法宝;最高贵的,也就是僧宝。再没有比这三宝再高贵的。不但世界上,就是出世界,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,也不能高贵过佛法僧三宝,所以在十法界里面,佛法界是最高的。最高的是三宝,我们就应该要皈依,要恭敬,要信受,不要有丝毫的怀疑心,要生一种深信心,深深地信受。

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呢?皈依佛,就不堕地狱;皈依法,就不转饿鬼;皈依僧,就不堕畜生。这是皈依三宝的最浅近的道理。

可是你皈依,要众善奉行才可以。你要是还像以前那么样子杀人、放火、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无所不做,你还是躲不了这三恶道。因为在佛法里边,没有什么人情讲。不是说你皈依佛,就不堕地狱;皈依法,就不转饿鬼;皈依僧,就不堕畜生,那么你就随便什么都可以做了。不是的,你要改恶向善,永远不做坏事情才可以。你还做坏事,一样堕地狱。你信佛,也要不造罪业才可以,你造罪业,一样堕地狱。既然一样堕地狱,为什么还要皈依三宝呢?皈依三宝,你就是要改恶向善,改过自新,从此之后,只做好事,不做坏事,这才能得到利益。所以这一句,就是皈依十方无尽无尽三宝。

你念这句咒,也能给你消灾。你有什么灾难,常念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,你的灾难就解除,大的灾难,就会变成小的灾难;小的灾难,也能变成没有灾难。所以是消灾法。

念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,又是个增益法。增益法,就是你本来已经有善根了,你念这个咒,你的善根又增加了,得到的益处更多了,所以就叫作增益法。

“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”,南无是皈命敬投,喝啰怛是三宝的宝字,哆啰夜是三字,耶,是个礼字。这合起来,意思就是说,用我们的身心性命,都皈依给十方三世无尽无尽的三宝,我们向三宝来叩头顶礼。

什么叫无尽呢?过去诸佛没有穷尽,现在诸佛没有穷尽,未来的诸佛也没有穷尽,这叫无尽无尽的三宝。

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

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

一、皈依三宝的内容是:
  
1、皈依佛,两足尊;皈依法,离欲尊;皈依僧,众中尊;
  
2、皈依佛,不堕地狱;皈依法,不堕饿鬼;皈依僧,不堕旁生;
  
3、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;自皈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自皈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,和南圣众。

二、皈依三宝的真实含义:
  
皈依佛,觉而不迷;皈依法,正而不邪;皈依僧,净而不染。

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位佛?分别又有何殊胜?

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位佛?分别又有何殊胜?

1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52608991731577793

众所周知,佛教佛教,“佛”自然是其核心,只不过这个佛并非只有所有佛教徒的师尊释迦牟尼佛一位,而是有着阿僧抵无量之多,或者更准确的说,每一个世界都有一尊,而释迦摩尼佛乃是我们“娑婆世界”中的佛——注意,不是地球。

而我们应该也常听起“三世佛”的概念,他们又分别是谁呢?

其实三世佛有两种划分方式,一种是以空间为维度的“横三世佛”,另一种是以时间为维度的“纵三世佛”也叫作“竖三世佛”,下面红尘君就分别来做简单的介绍。

横三世佛

横三世佛,分别指的是东方琉璃世界,中央娑婆世界,以及西方极乐世界。

其实“娑婆世界”也并非真正的中央,只是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之内,自然就以其为中心了,而这个世界的佛祖正是本师释迦牟尼佛。

释迦佛大家自然非常熟悉,他曾经有一个化身(也就是肉身)是当年古印度净饭王的王子悉达多,后来出家苦修,并在菩提树下静坐而悟道,最后传道给了诸弟子之后,八十岁涅槃而去。

有人说佛怎么会“死”呢?其实大家注意,死的不过是佛祖的一个化身罢了,他只是为了向世人示现色身的“生老病死”等四苦,他的法身根本就是不生不灭,不入轮回的。

而释迦佛的左右侍从正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,也被合称为华严三圣。

而“娑婆世界”的东方是琉璃世界,这里的佛是东方药师佛,全名是东方琉璃药师光如来,药师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灾、延寿、去病。

药师佛也有两位侍从,分别是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,他们也被合称为“东方三圣”,其中日光菩萨掌管白天,月光菩萨掌管黑夜。

在“娑婆世界”的西方是极乐世界,也被称为极乐净土,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苦痛,乃是所有信徒最终的归属之地,故名极乐。

这里的佛是阿弥陀佛,他以其强大的愿力,引渡众生到极乐世界,脱离苦难的轮回,故亦号“接引佛”,也被称为“无量佛”或者“无量寿佛”,因此许多信徒口中经常念诵的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指的就是这位佛祖。

阿弥陀佛的左右侍从是“大势至菩萨”和“观音菩萨”,也被合称为“西方三圣”。

纵三世佛

了解完横三世佛,咱们再来谈谈纵三世佛,这是以时间维度来谈的。

其实在佛法中并没有时间概念,佛祖在《金刚经》中曾说过——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,换句话说在佛祖眼中并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区别,通通都在刹那间,成,住,坏,空,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。

但是毕竟我们都是凡夫俗子,远达不到这种境界,因此就有了竖三世佛的概念。

竖三世佛居中的自然就是“现在佛”释迦摩尼佛,关于本师的介绍上面已经谈过了,这里就不再赘述。

过去佛是燃灯佛,也称为燃灯古佛,乃是释迦佛未成佛之前的老师,当年佛祖还在侍奉燃灯佛的时候,一次燃灯佛走路前面有个泥坑,他抢先一步趴在泥坑中以自己身体为踏板,以免燃灯佛脏了脚底,因此燃灯佛有感于释迦佛的修持,就替他授记,并做偈言——

“善男子,汝于来世,当得作佛,号释迦牟尼。”

而未来佛则是弥勒佛,也就是现在大部分寺庙一进山门就看到的那位坦胸露乳,笑口常开的佛祖,由于“未来”还没到,所以他仍在兜率内院为菩萨,但是释迦佛也已经为他授记,等到释迦佛涅槃,弥勒佛就会出世。

这就是从空间分布的东方,西方,中央的横三世佛,以及从时间分布的过去,现在,未来的纵三世佛。

其实按照佛法来说,一共有三千大世界,每个大世界又分为三千中世界,每个中世界又分为三千小世界——所谓一沙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,佛祖不知道有多少,远非只有这五位。

但是我们最熟悉,关联也最大的却是这五位,所以我们至少也要知道他们的基本情报,以方便大家去参拜和顶礼。

说说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——文殊,普贤,观音,地藏

说说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——文殊,普贤,观音,地藏

1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52509784776321437

熟悉佛教的朋友们都知道,如今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早已经式微,我们中国已经是佛教的中心所在了,尤其是大乘佛教。

而大乘佛教也被称为“菩萨教”,和更注重修自身也被称为“罗汉教”的小乘佛教有很大不同,其核心教义之一就是“自觉觉他”——通俗点说就是“普度众生”的菩提萨埵(菩萨)。

而在众多菩萨之中,名气最大的自然莫过于文殊,普贤,观音,地藏这四大菩萨了,今天红尘君就来一一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
文殊菩萨——智慧第一

文殊菩萨的全称是“文殊师菩萨”,也叫法王子,乃是诸大菩萨之首。

其实文殊菩萨早已经成佛,只是为了帮助我佛释迦牟尼在我们的“娑婆世界”里面传法而降临的,佛祖也曾告诉过弟子们,文殊菩萨乃是七佛之师,他自己在百万劫之前也曾听文殊菩萨传过法。

熟悉佛法的师兄们都知道佛家最看重的就是“智慧”,没有智慧,一切功德都无从谈起,哪怕积累的福德再多也不过是“香象挂璎珞”罢了,而文殊菩萨最大的殊胜就是智慧,四大菩萨之中号为智慧第一。

在众多佛经之中文殊菩萨都曾经代替佛祖来为弟子们说法,尤其是《维摩诘经》之中那位“难缠”的维摩诘居士,让佛祖座下的舍利弗目犍连等诸位弟子都吃尽苦头,最后还是文殊菩萨出马才“搞定”他的。

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,坐骑是代表“勇猛无畏”的青狮,常用的法器是玉如意和剑。

普贤菩萨——苦行第一

普贤菩萨,和文殊菩萨一般分列佛祖的左右侧,他们师徒三人也被合称为“华严三圣”。

普贤菩萨最为殊胜的地方是他的“苦行”,或者说是行动力,如果说最有智慧的文殊菩萨是广大信徒的“导师”的话,那么普贤菩萨就可以看作是监督大家做功课的“督查”,让大家一丝不苟的修行,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
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,坐骑是代表“沉稳踏实”的六牙老白象。

观音菩萨——慈悲第一

观音菩萨,在广大信徒心目中恐怕是最为亲切,名气也是最大,甚至超过文殊菩萨,这有很大原因就是她的“女相”。

其实佛祖早就给过偈言——凡所有相,皆为虚幻,修佛之人是不能太看重那些虚幻的外相的,只不过则需要有相当境界才能做到,而对于许多刚入门的信徒来说,像一位邻家大姐甚至母亲般亲切的观音菩萨显然最具吸引力,所以观音菩萨的“外相”也由唐代的“男像”逐渐演化为如今常见的“女像”了,就是为了更好的吸引信徒——尤其是广大的女信徒,毕竟女人的苦难比起男人来说更多。

观音菩萨最殊胜之处自然是“慈悲”——予乐为慈,拔苦为悲,千处祈求千处应,苦海常作渡人舟,无数信徒遇到苦难第一时间都会默念“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”,甚至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都不例外。

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,坐骑是金毛吼,法器是玉净瓶。

地藏菩萨——志愿第一

地藏菩萨,也被称为地藏王菩萨,常驻地狱之中,掌管十殿阎罗以及无数亡灵。

和其余菩萨在人间度众生不同,地藏菩萨选择了阴暗苦难的地狱,并发下宏愿——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”,所以被称为志愿第一。

其实众生都处于六道轮回之中,生生不息,不停有灵魂投生离开地狱,但又不停有灵魂进来,因此是绝对不会空的,地藏菩萨其实这就等于是永远放弃了成佛的可能,一直在地狱为众生服务,绝对也是大慈大悲。

而其余三位菩萨亦是如此,他们其实也都早已经在其他的世界中成佛,只是不忍看到众生受苦,这才都慈航倒返,来度化世人的。

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,坐骑是谛听——据说可以听清天上地下一切角落的声音。

红尘说

这就是我国佛教的四大菩萨,也是除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外最殊胜庄严的存在,也都可以看做是广大信徒的老师,我们都必须要尊敬顶礼才是。

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
罗汉的四个果位分别叫什么?都有何殊胜之处?

罗汉的四个果位分别叫什么?都有何殊胜之处?

1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52693059037275122

罗汉其实是和菩萨相对的,乃是小乘佛教的最高得道者——从这个标准来看的话,佛其实也是大阿罗汉,只不过是“大”到了极点而已。

而大乘佛教也被称为“菩萨教”,这里面最高得道者十地菩萨也被称为“法王子”或者“一生补处”,通俗点说就是佛的接班人,现世佛一旦涅槃就由他们补上,文殊观音普贤地藏等四大菩萨都是这个级别。

今天我们主要来谈罗汉,其实这是梵语“阿罗汉”的简称,只不过大家虽然常说罗汉罗汉的,也听过见过诸如十八罗汉,五百罗汉等等,但可能不少朋友却不知道罗汉其实也分为了四个级别,也就是佛法中称呼的“四果罗汉”。

今天红尘君就来分别介绍一下,老规矩,我们从低到高。

初果罗汉——须陀洹

初果也就是一果,也被称为须陀洹果或者入流果。

这个果位乃是初步悟道的阶段,换句话说,到了这个果位就表示你已经超出凡人的标准,进入到“圣人”的境界了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凡脱俗。

到达这个果位的人六尘(色声香味触法)已断,但生死未了,还要再来世间七次(也有说法是九次),将前世的宿缘全部还清才行。

比如说我们熟悉的《水浒传》中的好汉鲁智深就是这个果位,所以他虽然大吃大喝,杀人放火,其实都是为了还前世的“业”,等到所有宿业都清完之后,他听到钱塘江大潮就心有顿悟,含笑圆寂。

二果罗汉——斯陀含

二果罗汉斯陀含,也被称为“一来”果,因为他还需要来人间一次,还清宿业。

这里大家注意,这个宿业并非只是恶业,比如前世别人欠他的,也包括他欠别人的善业,我们常说有些孩子来这世上是来“报恩”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二果罗汉来这世界有些是沉迷的,但也有些已经清醒,明白自己的前后因果甚至还能看出别人的因果,比如鲁智深在五台山的师傅智真长老,最起码也在这个果位,因为他一见鲁达就明白了他将来成就非凡,远不是其余的僧人所能比拟。

三果罗汉——阿那含

三果罗汉阿那含也被称为不还果,因为他已经不用再来世间了,而是在天界修行,直到证四果,入涅槃。

所以他们在离开世间的时候常会说这四句话——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。

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我该还的都还清了,该报的也都报过了,从此这个世间我不再来了,大家再见吧,这个行为也被称为是“长揖离世”,就是和这世界一切众生作揖告别。

四果罗汉——阿罗汉

四果罗汉阿罗汉,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“罗汉”,但其实已经是小乘中最高的果位。

到达这个果位的罗汉已经诸漏已尽,不生不灭,不入轮回,不来世间,可以称之为大阿罗汉了,是佛法中四圣中的一位,其余三圣是缘觉,菩萨,佛。

我们常说的无上正等正觉(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),简单来说就是“自觉,觉他,修为圆满”,阿罗汉就代表了“自觉”的极致。

红尘说

上面所说的就是罗汉的四个果位,也是小乘佛教所修行的目标,大家也不要总觉得大乘就比小乘厉害,这其实是误区,小乘乃是大乘的基础,如果连小乘都修不满的话,大乘也根本无从谈起。

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
光厚和尚-民国时期四川“活罗汉”

在世罗汉 不世奇僧 —-民国时期四川“活罗汉”光厚和尚

1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11889821

南师怀瑾先生在成都时,师傅袁焕仙大居士某日说带他去拜访一位世外高人,并希望南师也能拜其为师。他告诉南师,他本人和师母袁夫人都是这位高人的皈依弟子。袁师是得道高人,行为不拘一格,他所皈依的师父自然非同凡俗了!袁师告诉他,此人是真正的在世大阿罗汉,成都非常有名的一代奇僧—光厚和尚。

光厚和尚当时居住在成都东门外一个城隍庙,庙子乱七八糟的,象土地庙一样,他师兄光前和尚和他同住在一起。

貌奇

光厚和尚相貌奇异:个矮、眼大、嘴阔、鼻小、耳细。

南师这样讲述:“一去一看,(光厚和尚)长不满三尺,比我还矮得多。长得样子真漂亮,怎么漂亮法?两个眼睛大大的,像枇杷那么大;鼻子小的像大蒜那么小,真的哦;嘴巴大大的,弯上去,像菱角一样;耳朵像棋子一样,圆圆的、小小的,戴了一个金丝的大眼镜,光个头,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。”

行怪

光厚和尚一年四季穿同一件百纳衣,不洗不换,南师说衣服看起来很脏,但是挨拢去闻闻没有什么臭味。就这样一件衣服,冬不冷,夏不热。

据光厚和尚皈依弟子萧天石先生介绍,光厚和尚即使大热天穿皮裘于烈日之下,也可以“不张伞,不戴笠,不挥扇,不用巾,健步如飞,行数十里或数十百里,不息不汗,不喘不倦,行所无事然。此则为妇孺皆知之事也”。

光厚老和尚童年出家,自证道后四十余年,不睡不眠,每夜都通宵静坐。他的卧室无床几,无被盖,无蚊帐,仅一蒲团而已。在其闭关期中,所用的蒲团还是石蒲团。

光厚和尚为人可谓极为超脱,无拘无束。南师初见和尚,要皈依,行跪拜礼,和尚说不要拜了,没关系的,实在要行礼,要南师念三次“南无佛,南无法,南无僧”就行了,简简单单。

光厚和尚有时剃光头,有时留发半寸长,有时候长到两三寸也不剃。身上有了虱子,爬出来了,南师说:“师父啊,这里有个虱子。”和尚马上说:“不要杀生,交给我,交给我。”然后把这个虱子拿过去,裤腰上一放,说它这样就会不服水土,就完了。

每次弟子们请他去素菜馆吃素斋,和尚都满口答应。但和尚极为节俭的,点了多少菜必须吃光多少菜,而且每个盘子他还要舔干净一遍才罢。

南师曾和同学一起“串通”师傅袁焕仙居士,以吃饭为由和光厚和尚开过一个玩笑,看看和尚到底能吃多少,到底有多奇。先让同学出面请和尚吃素斋,上了一桌菜,同学找借口自己不能吃,和尚把同学骂一顿,“怎么搞的,一直吩咐你不能多叫,浪费,暴殄天物,罪过啊”。骂完了他把一桌饭菜独自吃下去。然后同学说带他去找南怀瑾,路上南师正好提一碗素面来,说是怕师傅没吃饭。和尚说我过午不食的,南师说那倒掉呗,和尚不肯,又吃完了。接着他们一道去找袁焕仙师,经过三义庙,有个茶馆,袁师在那等着,摆了油炸麻花等小吃,和尚说他们都请我吃过了呵,没办法,只好又吃完了。和尚袖珍体态,谁知食肠却如此宽大。

技神

光厚和尚行医为生。他每天上午在其城隍庙开门看病,求医者一、二百人。

他看病,非常奇特,不把脉,不开方,不教吃药,而是“以大拇指头烧病”,已非常人所为了。南师第一次随袁师去拜见和尚,正好和尚接诊,对此南师有精彩讲述—-

“庙屋里两排坐的百把人,等和尚看病。和尚一手里拿个洋油灯,另只手一个大拇指头在这个灯上面烤。这样的,也不晓得烫到没有。

然后他走到病人身边,问:你那里痛啊?

— 头痛。

— 好。和尚把大拇指从灯上移开,直接按到病人头上。

那个病人叫起来:不得了,师父啊,好痛、好烧哦,好烧哦,轻一点,轻一点,唉唷,好烫啊,啊……

和尚说:烫一下就好了,好了,好了……嘿,还真就好了。

给他钱,你自己放到他抽屉去;不给他钱,你走你的,他也不问。

然后第二个,哪里痛,肚子痛,按肚子,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牙痛按牙齿。

我在那里看,这是什么,后来我才知道,他根本就不需要用这个灯,他随便那里给你摸都会好的,但是他绝不愿意暴露,所谓有功夫神通,故意弄个灯,我们就等他,看他玩,一下子百把个病人,只要个把两个钟头,收拾得清洁溜溜,都搞好了。”

据光厚和尚弟子萧天石先生说,老和尚自称此为“三昧普火疗法”。当年,萧先生大病,中西医均束手无策,连全国著名的陈玉林医生也认为难以救治,嘱其夫人曹哲士准备身后事。后经南师介绍,求治于光厚和尚,竟不药而愈,起死回生!萧先生因此得缘皈依大阿罗汉!

袁焕仙师傅曾告诉南师一事,南师说:

有一次袁师傅老丈母娘生病快要死了,夫人便和他吵,要他救治老人。袁师被她吵烦了,和夫人坐了一部车子到东门找光厚师父去。

光厚师父刚好病人医得差不多了,问:你们两个来干什么?

袁师说:“师父啊,我妈妈病了。”

“什么病啊?”

“病得快要死了,真的快要断气了,没有办法,求师父去。”

和尚一听,不肯去,说:“要死我有什么办法,要死没有办法的,要死治不好的。”

然后我那个老师作风素来很特别的,把师父一架,说:“师父啊,要去也去,不去也要去。”

和尚被架着,说:“你怎么不讲理呢?”

袁师说:“怎么不讲理啊?我们皈依你干什么的?”

和尚又笑又气,就骂,叫我那个老师:袁焕仙啊,你就是这样一个人啊,好吧,走吧……

到了袁师母家,老太太躺在那里快要断气了,光厚和尚跑到床边,把老太太头上拍两下,边拍边说:怎么啦?怎么啦?好了,好了,起来……老太太真就起来了,病就这样好了。

大慈悲

光厚和尚是童年出家,早岁先后拜朝四大名山,遍访百千古刹;初习净土,中习密宗,兼修丹道,最后归于禅宗。

关于“活罗汉”称号的由来,和尚告诉南师,他曾从四川遂宁起香,三步一拜,以三年苦行,拜到五台山。到五台山,拜上金顶,那里当年是没有路的,他也不知道怎么就拜上去了。一上去,有方丈带领一众僧人列队迎接,他非常奇怪,老方丈说昨夜文殊菩萨托梦:明天后山有一个活罗汉到,你们统统要迎接。所以“活罗汉”名字就叫开了。皈依他的弟子也很多,上中下生熟人等,其中不乏川中显宦大员、军阀。

如此显赫名声,他却依然住在小庙里,每天夜里起来,十二点子时以后,胸前挂一个木鱼,上街念过街经,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敲一声木鱼—“咚”的一声。成都东门这一圈敲完了回来,天刚亮,好多年如此。大家听习惯了,尽管那时已有手表时钟,但是都以光厚和尚的佛号木鱼声为准。

有一天早上,东门居民没有听到和尚的更鼓声,都起晚了。起来就看见西门的一帮人抬着一个人来,大家围过去一看原来是光厚和尚。西门这帮人是菜农,其中一个挑担子卖鸡的天未亮去赶早市,看到前面路上有个东西在爬,吓了一跳,小心过去看,认出是东门庙子的光厚和尚。和尚衣服被人剥了,光着身,眼睛也看不见,像是坏了。这些贫民都对光厚和尚非常恭敬,叫他师父的,一看这情况那还了得呀,但问咋回事,和尚又不肯说,只管叫人赶紧脱衣服给他穿上,把他抬回东门去。

这事情一下子传开,轰动了。经过打探,才知是与他同住的师兄光前和尚作的恶。

原来光前真是一个禅门不幸。南师见到他时,他就没有鼻子了,因为乱嫖,得了梅毒,烂掉了。但就是那么坏一个师兄,光厚和尚也不讨厌他,带他住在一起。光厚和尚看病看来很多钱,也不锁,光前随便拿去花,做坏事,他也不问。把钱用光了,还问他要。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事情,竟然起心要害死光厚。他在素面里下了毒,端给光厚和尚吃,看他好像被毒死了,就把他衣服裤子都剥光,弄一个畚箕背到西门外去埋掉。哪知和尚在土里埋著睡了一觉,睡醒了,自己拱出来了,可是眼睛被毒得看不见,只能地下爬。于是有了大家抬他回东门的一曲。

这事一经披露,川中震动。弟子们纷纷要为师父出头。有的弟子是军阀,就要把光前捉来枪毙,光厚和尚一听,不准他们这样做,说没有师兄害他这个事。他毒瞎的双眼也被自己搞好了。大家说,这样的坏人,不是为了你要枪毙他,是地方治理的需要。但他态度依然很坚决,最后他发脾气,说:你们不要叫我师父,叫我师父,就要听我的。此事也就不了了之。他依然和光前住在一起,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。

光厚和尚的慈悲,并未唤回师兄光前的良知。1947年夏天,光厚和尚闭关时离世,护关的光前和尚对人说,师弟是自身三昧真火所焚,自行圆寂,自行火化。但外间都认为是光前所害。

据说,光厚和尚曾说过,他和光前和尚有前世的因缘未了,故有此生纠缠。这个因果,当然是我等凡夫看不透、也放不下的了。

(据南师怀瑾先生《南禅七日》相关内容整理,同时参考萧天石先生有关资料)

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;修福不修慧,大象挂璎珞

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;修福不修慧,大象挂璎珞

1
https://weibo.com/ttarticle/p/show?id=2309404244415601313440

​​罗汉和大象的故事 :

从前,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。哥哥每天精进持戒,打坐参禅,却忽略了随众作务,只勤修定慧,少修福德;弟弟则是勤劳工作,布施济众,广修福德,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,多有毁犯。

后来哥哥往生之后转世为佛陀的弟子,修得了罗汉道,而弟弟却投生到大象群中,变成了象王。因为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,这一生有大福报,不但色泽美丽光滑,更是力大无比。

国王非常宠爱这头大象,把大象封为“百户王”,并用金银珠宝把它装饰起来,并派专人照顾大象的饮食起居,让他在宫廷过著舒适奢华的 生活。

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不一样了,一次国内饥荒,罗汉哥哥他衣衫褴褛,托钵七日,都是空钵而回,饥饿和寒冷一直困扰著他。他饿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,有时只得少许饮食,苟延生命。

 一日,罗汉哥哥在路上托钵时,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为一头大象,但却身套缕罗绸缎,匹挂璎珞珠宝游行街道,城里百姓都以美味佳肴来供养它。

  罗汉知道过去世他与大象的因缘,于是在黄昏时到大象住的地方,对大象说:

  “我和你前世都有罪业,你好好回忆往事吧!”

 大象蒙罗汉哥哥加持,当下回想起过去世的种种因缘。大象自知前世所造的罪业,忧愁不乐,从此绝食。

国王知道大象绝食,便派人查明原因,才知道日前黄昏有一沙门抚摩象耳,喃喃自语,当夜大象就不再进饮食了。

  “那沙门到底说了什么?”国王有点愤怒的问。

  “没有听清楚他说什么。”象王的守卫回答。

  国王立刻吩咐卫士:“你马上带几个人去请那位沙门过来一趟。”

  不一会儿,卫士便将那位沙门请来。

  “尊真的沙门,谓问您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?它自从见了您之后,就闷闷不乐、不再饮食。”国王著急的问著。

  “我只与它说我与你过去都有罪业,并没有多说别的。”沙门回答的说。

沙门并向国王说明他与大象过去的因缘,国王听了以后,深深体会到因果报应,果然丝毫不爽。

后来就流传著这么一首偈: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;修福不修慧,大象挂璎珞。

《大智度论》卷8〈序品第1〉中又说:

  业报因缘,各各不同:或有人有见佛因缘,无饮食因缘;或有饮食因缘,无见佛因缘。

  譬如黑蛇而抱摩尼珠卧;有阿罗汉人乞食不得。

  又如迦叶佛时,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;一人持戒、诵经、坐禅;一人广求檀越,修诸福业。

  至释迦文佛出世:一人生长者家;一人作大白象,力能破贼。

  长者子出家学道,得六神通阿罗汉,而以薄福,乞食难得。

  他日持鉢入城乞食,遍不能得;到白象廐中,见王供象种种丰足,语此象言:“我之与汝,俱有罪过。”象即感结,三日不食。

  守象人怖,求觅道人,见而问言:“汝作何呪,令王白象病不能食?”答言:“此象是我先身时弟,共于迦叶佛时出家学道。我但持戒、诵经、坐禅,不行布施;弟但广求檀越作诸布施,不持戒、不学问。以其不持戒、诵经、坐禅故,今作此象;大修布施故,饮食备具,种种丰足。我但行道,不修布施故,今虽得道,乞食不能得。”以是事故,因缘不同,虽值佛世,犹故饥渴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一、唯一的“古佛”迦叶道场

古佛迦叶道场:位于重庆北碚嘉陵江畔的缙云山,“缙”字意为:红色的云霞如红色丝带一样环饶于山。唐代诗人李商隐诗句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”指的巴山就是缙云山,距重庆市区30公里,是川东地区颇有盛名的佛教胜地,又是我国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。是汉藏佛学苑地,喇嘛来渝者,络绎不绝,素有“小峨嵋”之称,为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。

缙云山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,距今有1600多年,名为缙云寺。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,423年元年。曾受到历代帝王赐名“禅真宫”、“相思寺”、崇胜寺、“崇教寺”等。明万历三十年,明神宗皇帝改名缙云寺。寺里珍贵文物、名胜古迹众多,可惜却少为人知?

缙云寺山门前,立有一处400多年历史的明朝建筑,“青石牌坊”高6米,宽5米,气势雄伟,正面上方刻有明神宗朱翊所书的“圣旨”二字,下横额刻有“迦叶道场”四字;背面同样刻着“敕渝”和“缙云胜境”的圣书。

由于皇帝御赐“迦叶古佛道场”牌坊名气大增,寺院房屋、大殿增添为几十间,僧人多达百余人,日夜诵经不断,香火旺盛不断。

大雄宝殿与众不同,供奉的是迦叶古佛,而不是释迦牟尼佛。由此可见这里是全国唯一的“迦叶道场”。

迦叶古佛像高约2米。二旁站着:一男名叫帝释,代表欲界法相;女的叫梵王,代表色界法相。此殿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破空和尚所建。殿上方挂有匾额,上书“昙花蔼瑞”以表吉祥祝福的含义。

据说迦叶古佛曾在缙云山跏趺修行过,因此在明万历二年,公元1574年由明神宗皇帝正式敕赐为“迦叶道场”。

迦叶古佛是“过去七佛”中的第六佛,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。禅宗佛教的第一人。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。少欲知足,常修苦行,古称为头陀第一,骑一头狮子。降生于释迦牟尼之前。相传为释迦牟尼的因地本师,是释迦牟尼的前世之师。曾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,有二万弟子参加。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罗婆,是释尊以前之佛,曾预言释迦牟尼将来必定成佛。下图左起:毗婆尸、尸弃、毗舍浮、拘留孙、拘那含牟尼、迦叶、释迦牟尼佛。依次最后位是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佛。

楞严咒的作用和功德

楞严咒的作用和功德—-宣化上人开示

楞严咒的作用和功德—-宣化上人开示

1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6651614

我现在给你们讲〈楞严咒〉,这〈楞严咒〉百千万劫也没有人讲一次,也不容易讲一次。这么一个法会是很稀有的,难遭难遇的。在我给各位讲时,我知道没有人听得懂,就是有人自以为懂,也不是真懂。有人自以为懂了,所以不注意,那也等于不懂。

在佛教里头,〈楞严咒〉是最重要的一部咒,是咒中之王,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,这个咒关系着整个佛教的兴衰。〈楞严咒〉是支持着天地没有毁灭的灵文,〈楞严咒〉是支持世界不到末日的灵文。所以我常说,世界上若有一人会念〈楞严咒〉,这世界就不会毁灭,佛法也不会毁灭的。等到世上没有人会念〈楞严咒〉时,这个世界就快毁灭了,因为正法不存在了。

现在便有一些天魔外道说,《楞严经》和〈楞严咒〉都是假的,这是天魔外道派出魔子魔孙来造出这些谣言,令人不相信《楞严经》和〈楞严咒〉。《楞严经》和〈楞严咒〉,这是正法最要紧的一部经和一部咒,《楞严经》就是为〈楞严咒〉而说的,这《楞严经》就是解释〈楞严咒〉的一部经。《楞严经》和〈楞严咒〉的重要性是没有法子能说得完的,尽未来际也说不完它的这种功德和妙用,所以是不可思议。说来说去,归纳起来,《楞严经》就是赞叹〈楞严咒〉的,如果有一人能在世界上念〈楞严咒〉,这妖魔鬼怪都不敢公然出现于世,因为他们所怕的就是〈楞严咒〉。如果一个人也不会背〈楞严咒〉了,这时候妖魔鬼怪就都出现于世。他们在世界上为非作歹,一般人也不认识他们了。现在因为有人会念〈楞严咒〉,妖魔鬼怪就不敢公然出现于世,所以若想世界不灭,就赶快念〈楞严咒〉、读《楞严经》,这就是正法住世。

今天开始讲〈楞严咒〉,〈楞严咒〉的“楞严”两个字,就翻译成“究竟坚固”。

这〈楞严咒〉名字叫“摩诃萨怛多般怛啰陀罗尼”,又叫“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”。佛顶就是佛的顶上化佛,所以这〈楞严咒〉是微妙不可思议的。〈楞严咒〉里边所说的,都是降服诸魔,制诸外道的,从一开始到终了,每一句都是诸佛的心地法门,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,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,都具足不可思议的力量,即使只念一字、一句、一会,或念全咒,都是惊天动地,所谓惊天地,泣鬼神,妖魔远避,魑魅遁形。所以佛顶光明,这光明也就是表示咒的力量,是能破除一切黑暗,能成就人一切功德。你若能受持〈楞严咒〉,将来一定是成佛的,一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。你若常常诵念〈楞严咒〉,就能消除你宿世的业障,往昔的罪业都可以消除,这是〈楞严咒〉的妙用。

摩诃是梵语,翻译中文叫“大”,英文叫big。那么什么叫大?就是体、相、用都是大的。体遍十方,所以叫大;这个用是尽虚空遍法界的;相,它是没有相的,可是无相无不相。这个用也可以说它没什么用,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。这用是大用,这个相是大相,这个体也是大体,周遍十方,尽虚空、遍法界,这是摩诃的意思。萨怛多也是梵语,翻译过来叫作“白”,就是清净的意思,也就是没有污染的意思。所谓白净法,清净没有污染的法,这〈楞严咒〉是白净法。

般怛啰也是梵语,翻译中文叫“伞盖”。伞盖是譬喻,这个伞盖它是用荫万德,这伞盖的用,就是保护一切有德的人,谁有德行,谁就能遇到这种白净法;没有德行的人,是遇不到这种法的。所以才说:

1
2
三光普照透三才   阎浮世界找不来
大德大善能于得   无德无善不明白

“三光普照透三才”,这三光不是日、月、星,是你诵持〈楞严咒〉,身上有身光,口里有口光,你心里头有心光,身口意这三业都放光。三才就是天、地、人。“阎浮世界找不来”,在阎浮界你找不着,你各处找不着,你一定要受持〈楞严咒〉才能得到这种光。“大德大善能于得”,你若有大的德行、大的善,才能得到这种法门。“无德无善不明白”,你若没有德行,没有善功德来栽培着,你就是当面也会错过,交臂也会失之。见到黄金你以为是铜,见到钻石你以为是玻璃,都会不认识。你见到〈楞严咒〉了,以为这是很普通的,没有什么,所以就不知道宝其所宝,不知道妙其所妙!不知道〈楞严咒〉这种的功德,是不可思议的。

这方才说三光,还不只这身口意三业放出清净的光明,还有红光缭绕。你诵〈楞严咒〉,自然就有红光缭绕,所以才说:

1
2
千朵红莲护住身   坐驹骑着墨麒麟
万妖一见往远躲   济公法师有妙音

“千朵红莲护住身”,有千朵的红莲来护住你的身,红莲华放出红光。你一念〈楞严咒〉最前面二十九句咒文,就会出现这个境界。“坐驹骑着墨麒麟”,一念这〈楞严咒〉,这持咒的人是坐在一个麒麟的身上。“万妖一见往远躲”,什么妖魔鬼怪一见都跑了,他不敢面对这种大威德的相。我们人人都知道佛教里有一位济公,当初济公就是专用这一段咒文来降伏天魔、制诸外道,很灵感的,所以说“济公法师有妙音”。这一段咒文是教我们“皈依尽虚空、遍法界,一切诸佛、一切菩萨、一切声闻缘觉、一切诸天。”这也是护持三宝的一段,所以念这一段咒的时候,一切妖魔鬼怪都要退避三舍;不只退避三舍,要退到他所不能退的地方去,他们都不敢作怪,都老实了。

这是说这一段咒文大概的意思,至于若详细说,这〈楞严咒〉是妙不可言的,所以又说:

1
2
奥妙无穷实难猜   金刚密语本性来
楞严咒里有灵妙   五眼六通道凡开

“奥妙无穷实难猜”,这个〈楞严咒〉非常奥妙,它的变化也不可思议,很不容易测度的。“金刚密语本性来”,〈楞严咒〉是密中之密,这是金刚来护持这个咒。本性来,它是从自己那个佛性中生出来的。“楞严咒里有灵妙”,〈楞严咒〉也叫作灵文,因为它特别灵,特别有力量,所以说〈楞严咒〉里有灵妙。“五眼六通道凡开”,你若能常持〈楞严咒〉,专心一致,心不旁骛,你可以得到五眼六通,可以有不可思议的那种境界来变化莫测,所以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知道的。因为这个,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读诵《楞严经》,背诵〈楞严咒〉。你一诵〈楞严咒〉,为什么妖魔怪不敢出来?因为力量太大了,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,不是有这种祥光瑞气弥漫着。所以有人诵楞严咒,就是补天地正气的不足。一个人念楞严咒,就有一个人的力量;百人念楞严咒,就有百人的力量,这世界妖魔鬼怪都会老老实实的。所以多一点人念楞严咒是好的。

无上神咒,什么叫“无”呢?这个无,就是高明无极,也光明到极点了,没有再超过这种高和光明的,这叫“无”。“上”呢?是没有再比这更尊贵、高尚了,这叫“上”。神就是不可思议,就是威灵叵测,这叫“神”。咒就是感应道交,有一种力量,你念这咒就有感应。“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”,这是说佛顶的光明,犹如大白伞盖来荫罩我们一切持咒的人。

这个咒是没有人明白的,也不能一句一句、一个字一个字去讲,不过你如果想要明白它,我也可以勉强讲给你们听。单是〈楞严咒〉,一年也讲不完,三年也讲不完,甚至于十年也讲不完。现在我把这个咒的大意讲一讲,它有五会,这五会就表示五方,五方就是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。东方就是金刚部,阿閦佛为教主;南方就是宝生部,宝生佛做教主;中央就是佛部,释迦牟尼佛做教主;西方就是莲华部,阿弥陀佛做教主;北方叫羯摩部,成就佛做教主,共有这五部。这五部就是管理这世界五方的五大魔军,因为有这五魔,所以佛也分开五方,镇压这个魔。如果没有佛,那魔就会出现于世了。所以你一诵〈楞严咒〉,这五方的五大魔军就俯首低头,老老实实,不敢违犯〈楞严咒〉的这种威力。〈楞严咒〉具足这五部,所以这个〈楞严咒〉是最妙不过了;可是你要没有执着,若有所执着,就不会太妙了。

〈楞严咒〉有五会,其中分出来有三十几部法。我过去在东北的时候,能对治一切人的病痛,都因为〈楞严咒〉的这种力量。可是〈楞严咒〉不是随随便便人人都可以使用的,若使用也不是全面的,因为分出来有三十几部法。这是大概,若往详细说了,有一百多种。

这个法,有成就法:就是一诵这〈楞严咒〉,你无论修什么法门,求什么事情,求什么愿,都会成就的,这是一种。又有增益法:就是譬如你修道,道心不够,你一诵这个咒,能增益你的智能,增益你的菩提心,增益你的愿力,一切一切都会增加。你诵这个咒,对自己有所求,也可以增益;对于旁人也可以增益,这是增益法。

息灾法:就是你有什么灾难,你一诵这个咒就没有了,消灾了。譬如本来这个人应该掉海里淹死,一念这个〈楞严咒〉,就把它化解过去了,掉到海里也淹不死了。或者你搭船,这个船应该会沉了,念这个咒,这个船也不沉了。或者坐飞机,这个飞机在空中应该爆炸,你一念这个咒,它也不爆炸了。但是你还是要靠自己,把你自己心里的灾,也要消除出去。你心里有什么灾呢?譬如你单靠着念咒,你心里还是乱打妄想,尽想一些不好的念头,你有这些不清净的杂念、欲念,那你心里头那根本的灾没有除去,你念什么咒也没有用。所以想要息你的灾,你必须要心里先清净,心里清净了,那是真息灾。你心里要是贪、瞋、痴装满肚子,你念什么咒都不灵的。所以这心是最要紧的,心一定要慈悲善良,愿意帮助其他人,要有一种好心。

钩招法:就是遇着天魔外道,你想要把他抓来的时候用。举个例子,就像世间的警察,把那犯罪的人抓来了;钩招法也是这样子的,这妖魔鬼怪,他在这个地方害人,做不对的事情,令人生病,或者生灾难,然后他跑了。你想要把他抓来,一诵这咒,用这个钩招法,他就相离多远,这一切的护法善神、天龙八部、八万四千的金刚藏菩萨,即刻就能把妖魔鬼怪抓来。但是抓来是抓来,他有时还是不服的,你必须用种种的方法来教化他。你单强压迫他,来降服他,是下品法,不是一种好的方法。好的方法,不用任何势力来压迫,也不压迫他,也不和他斗争,不要好像修罗似的,斗争坚固,不要学那样。你明明有力量可以降服他,也不要用降服法,要用德行来感化他,来教化他。

又有降服法:魔他也有神通,他也有咒,你念咒,他也念咒。但你用这个〈楞严咒〉,就把他所有的咒给破了,把他降服了。用这势力把他降服了,令他老实了。我以前对你们大家都讲过,〈楞严咒〉其中有几句是破魔罗网的一种咒,也是破魔咒术的。为什么这个楞严咒一念,那个先梵天咒就没有效验了呢?就因为有这个〈五大心咒〉。这〈五大心咒〉是破天魔外道一切咒术的根本的咒。无论他有什么咒,你一念这几句,就都给他破了,他的咒就没有功效了。我这个法如果要卖钱,几百万我也不卖。不过我看你们都有点诚心,我一个cent(分)也不要,传授给你们。 这就是降服法,总而言之,无论你修什么法,你必须要有无上的菩提道心,大慈大悲,大喜大舍。不可以用你的道力,来压迫任何的人,或来压迫任何的妖魔鬼怪。

又有吉祥法:你念这个咒,一切的事情都随心如意,很吉祥的。这是有这种种的法,我把这几种法的意思给你们讲一讲。这个咒如果要说它的好处,那就是说几年也说不完的,太多了。所有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从〈楞严咒〉里边生出来的,所以〈楞严咒〉可以说是佛的母亲。十方如来就是借着〈楞严咒〉,得成无上正遍知觉。十方如来能应身到微尘数那么多国家,去转法轮教化众生,在十方给众生摩顶授记,拔济众生的群苦,令众生一切大小诸横同时得到解脱,都是凭着这个〈楞严咒〉的力量。假设想得到阿罗汉果,你一定要诵这个咒,才能没有魔事。末法的时候,如果有人能背诵〈楞严咒〉或者叫他人诵读〈楞严咒〉,这样的人火也不能烧他,水也不能淹死他,无论大毒小毒都害不了他。一切的毒到诵持〈楞严咒〉这个人的口里,都会变成甘露味。受持〈楞严咒〉的人,不会生到不好的地方,就是你想去也不行。为什么呢?这个〈楞严咒〉拉着你,叫你不要去!不要去!诵持〈楞严咒〉的众生纵然他自己不做什么福德,十方如来所有的功德都给这个人。你说这便不便宜!你念〈楞严咒〉,就能常常生在佛出世的时候,和佛一起熏修。

假设你心念非常散乱,没能专一,而且没有定力。可是你心里想着佛所说的〈楞严咒〉,口里就诵持,金刚藏王菩萨就用很精真的这种心,跟着你这个散乱心持〈楞严咒〉的人,暗暗来催促,一点一点令你这个散乱心就没有了,一点一点就可以得到定力。就是在默默中帮助你,令你开智能,心念专一,从前八万四千恒河沙劫这么长时间的事情,你就一切一切都明了了。

你若能把〈楞严咒〉读会了,能背得出,就像由你自己心里流出来的,〈楞严咒〉也就是你一个心,你的心也就是〈楞严咒〉,得到持咒三昧,诵得犹如流水似的,源源不断。这样子,你最低限度也可以七生七世都像美国煤油大王那么有钱,七世都作员外,做有钱人。说:“这么好,我赶快学〈楞严咒〉,好做七世员外。”你要是境界那么小,那就不要学〈楞严咒〉了,七世员外也是一眨眼的期间。那么念会〈楞严咒〉要希望什么呢?要希望究竟作佛,得到无上正等正觉。不要境界那么小,实际上学〈楞严咒〉就是佛的化身;不但是佛的化身,还是佛的顶上化佛,化佛中的化佛,所以〈楞严咒〉的妙处是不可思议的。有人真能持〈楞严咒〉,在这个地方,虚空里头就有一个大白伞盖。你的功夫若大、若高,你一念这个伞盖,甚至于几千里地以内,都无灾无难了;你功夫若小,那么这个伞盖在你自己的头上,也保护着你。你要是有道德,是一个大德高僧,你这一念,甚至整个国家都得到好处了,都没有什么灾难了。就有灾难,大的灾难也就化小了,小的灾难就化没有了。

无论哪一个国家饥荒、瘟疫传染病,或者有打仗、贼难,所有的一切灾难。你若能写〈楞严咒〉,放到城的四门上,或者有炮台、堡垒那个看岗的地方,使令这个国家所有的众生都迎接这个〈楞严咒〉,叩头顶礼恭敬,一心供养这个〈楞严咒〉,就像供养佛那么样恭敬。使令这个国家的人民,每个人身上都配戴一卷〈楞严咒〉,或者每个人把它放到自己所住的宅子里边。这样这些灾难的事情都消灭了。如果有楞严咒在这个地方,天龙就都欢喜,也没有狂风暴雨这种灾害了,所有的五谷也都丰收,一般老百姓都很平安的。你想也想不到,思也思不到的,它妙的地方也在这个地方。

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,但是你若能念〈楞严咒〉,还能恢复你戒根清净。但是能念,不是就念一念,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。这个咒就是从你心里念出来的,这个咒又能回来到你心里。所谓咒心心咒,这个心和咒合成一个了,没有分别。想要忘,也忘不了了,这叫不念而念,念而无念。你把一切妄想杂念都念没有了,就是一个诵持〈楞严咒〉的心,这叫打成一团,成一个了,团结起来了。你这思想念头团结起来了,没有第二念了,就像流水源源而来,前浪推后浪,浪浪不断,这样子水流风动演摩诃,水流的声音,和风动的声音,都是〈楞严咒〉的咒心。你能念到这个样子,那时候你就是破戒了,也还能得到戒根清净,你没有受戒,就得到受戒。

本来你不向前进,不研究佛法,一念〈楞严咒〉,念得时间久了,也自然生出一种精进心来,没有智能的人,也会开智能。如果你修行不得清净,你开斋破戒,但是因为你不忘〈楞严咒〉,所以很快又恢复清净了。如果你在没持咒、没受戒以前,犯过禁戒,那么持咒之后,所有一切破斋犯戒,这一些个罪,不管是轻、是重,甚至于不通忏悔的四波罗夷罪、五逆、四弃八弃,你一念〈楞严咒〉,无论怎么样的罪都消灭了,连一个头发那么多都没有了,所以〈楞严咒〉的力量是不可思议。

有的人听见〈楞严咒〉这么灵,他就单单念咒也不修行了,这也是一种太过的行为。因为修道,无论修哪一种法,要求中道,不要太过,也不要不及。这个咒固然是灵,但是定力也要修的。《楞严经》说这个咒是灵的,但是反闻闻自性,修耳根圆通这个法门,也是最要紧的。你就诵咒的时候,也应该反闻闻自性,要自己回光返照,前边不是说吗?诵这个咒,咒就是心,心也就是咒,心和咒分不开了,心、咒,二而不二。你能到这个样子上了,你求什么都能随心如意,一定会成就的。那么你能心和咒都合到一起,这也正是你得到禅定三昧了,得到真正的定力了。所以这一点,我们每一个人要知道的。

〈楞严咒〉每一句都有无量意义,每一义都有无量功能。要明白〈楞严咒〉是天地间的灵文,灵文中的灵文,秘中之秘,无上法宝,是一切众生救命之宝。它包罗万有,上至十方诸佛,下至阿鼻地狱,四圣六凡都要尊重〈楞严咒〉的法,十法界中,无论哪一个法界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,所有一切鬼种类、神种类、一切护法诸天的种类、声闻、缘觉、佛乘都在〈楞严咒〉内。楞严咒所说的都是鬼神王的名字,一念这些鬼神王的名字,其余鬼眷属和神眷属都服服贴贴,循规蹈矩,不敢放肆了。天天念〈楞严咒〉,能令世上的妖魔鬼怪都老实一点,不敢出来害人。〈楞严咒〉是全体大用的,所以说是包括佛教所有的教义,若能明白〈楞严咒〉,就能将佛教秘密精华都明白。天地间的奥妙、天地间不可思议的事情,也是在〈楞严咒〉内。若会〈楞严咒〉,则不必学密宗,白教、黑教、黄教、红教,什么教也不需要学。这是根本的三昧法,最究竟的密法。不过这种密法没有人懂得,也没有人认识。一般人都是学而不化,只知道念,却不知道它的意义。本来咒不必知道意义,只要知道它是不可思议的灵文就够了。能念〈楞严咒〉就能利益众生,不能念就不能利益众生。各位赶快把〈楞严咒〉学会,背得出来,再研究明白了,才是佛教徒所应有的行为。想学〈楞严咒〉、持诵〈楞严咒〉的人最好能发大心,为全世界诵持,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全世界。在佛教里,再也没有比〈楞严咒〉更重要了,〈楞严咒〉是正法的代表,有〈楞严咒〉就有正法,没有〈楞严咒〉就没有正法,不会背〈楞严咒〉不配做佛教徒,〈楞严咒〉叫楞半年,天天念,要念半年才会背。

我们能诵〈楞严咒〉的人,都是在无量劫以来培植大善根的人,才能把〈楞严咒〉读得熟,背出来,永远也不忘记,这就是善根的表现。若你没有善根,不但不能念,就连〈楞严咒〉的名字也遇不着;就算遇着了也不懂,不会念。所以我们现在能念能背,都是有大善根。

《楞严法》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门,我们学得一句,明白一句的力量,便要照着去实行。但也不是听说法有大灵感妙用及力量,就去用它。你用法,但不持戒,好像一般人什么都不懂,随便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,而在紧要关头时念五大心咒,这是污蔑法,没有功德,却要支配鬼神及护法,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业,自己会遭受飞灾横祸之事。所以修法的人先要受持戒律,要注重德行,首先要不争、不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语。你道德不够,就像假传圣旨,冒充国王,这是行不通的。现在人只注重念咒灵验有效力,但不重自己的品德,即使念也没有功力。

所以学〈楞严咒〉法,所行必须要正,存心要正,不打不清净的妄想,不做不清净的事,要念兹在兹修清净的行门。如果一方面修〈楞严咒〉法门,一方面不好好守规矩,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发生,这一点大家必须明白。若是你不存正念,不行正行,便会令金刚藏菩萨不佩服你,不保护你,佛菩萨是慈悲的,他不会损害众生,不会瞋害人,可是所有的侍从,一切的护法、天龙、鬼神,都是有很大的脾气。这种恶鬼、恶神,他见到你这修道持咒的人有过错了,他就会给你一点灾害,或者令你不自在,令你有很大的麻烦,你便会发生种种灾难,受种种的果报,这是丝毫不可以开玩笑的。所以必须斋戒沐浴,要心里也清净,不打污染的念头,身上也清净,不行污染的法门,时时刻刻要保持清净,不可以有丝毫不规矩的行为。

诵持〈楞严咒〉比买黄金更赚得多,诵〈楞严咒〉一遍,就等于几万万盎司的黄金那么有价值,不过不能用贪心来诵持。若能持戒律,无嫉妒障碍,无贪嗔痴,那么诵持〈楞严咒〉就有大感应、大利益,若你有不守规矩的行为,修这个法便没有大的感应力量。并不是因为咒没有灵验,而是你不守规矩,护法善神离得你远远的,有什么事情他也不管。所以凡是诵持〈楞严咒〉的人,不要有一种诡谲的心,不要有一种尽造罪业的行为,任何时候都要正大光明,只知利他,不知利己,存菩萨心肠,存菩萨行门。

修《楞严法》是很灵感的,但也不是那么容易,首先要没有自私心,其次要没有自利心,要存大公无私的心,要存至中不偏的心,要存舍己为人的心,要存普渡一切众生的心。有以上所说这样的心,便能很快成就。各位要注意,你一定要守五戒,奉行十善,这是最低限度要遵守的规则。修这个法不守规矩是不行的,不守戒律,或心里尽打污染的妄想,不单修法没有感应,没有成就,而且还会有奇祸。所以修楞严法的时候,要特别注意,要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,才可以相应。不可以随随便便讲是讲非,挑拨离间,或令大家在道场住得不安乐。你一定要举动行为管自己,行住坐卧不离家,不可以尽给旁人洗衣服,要好好把自己照顾一下,回光返照。

〈楞严咒〉是灵文,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,你不必想:“我持〈楞严咒〉怎么没有效验?”不管有没有功效,你就去念,就好像打功夫,天天去打拳,不管功夫如何,锻炼就有功夫,不可说不锻炼就有功夫。同理,受持法要天天不间断,在任何情形下,在百忙中都要修法。不要时间久了就生懈怠,对〈楞严咒〉不再有兴趣。这不是说你一念,就见到什么功效,就见、不见什么功效,你也要天天受持读诵。这必须要日久功深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,就有感应的。就好像读书要读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才能真正有学问,修行亦复如是。持诵这个咒,你要念兹在兹的,时时刻刻都诵持这个咒,不要间断,也就像穿衣、吃饭、睡觉那样要紧,一天都不可以少的。不管它有什么功效,你天天受持读诵,时间久了就有基础,自然就有它的功用。

你想成就妙行,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,你不要心里总打妄想,想入非非,总是妙想天开。你诵咒若间断了,你三昧就不会成就的。修习楞严法门要拿出真心、诚心来修习。什么叫真心?就是为修持〈楞严咒〉,把时间也忘了,空间也没有了,是日、是夜都不知道,吃饭、没吃饭也不知道,睡觉没睡觉也不知道。什么都忘了,什么都没有了,一念像无量劫那么长,无量劫又为一念。要有这种精神,吃饭、睡觉什么都忘了,只一心来修行〈楞严咒〉,一定成就三昧的。不能这样,就谈不到真正修楞严法门,不只修楞严法是如此,修其它的法门都要如此,行不知行,坐不知坐,渴不知渴,饿不知饿。说:“那不是变成最愚痴的人了吗?”就是要如此,这才叫:

1
养成大拙方为巧 ,学到如愚始见奇

你若能学到愚痴到这个样子,无论你修什么法门,都能得到三昧,都会有所成就的。就是因为你没能愚痴,没能真正进入三昧的境界,所以修来修去也不相应。

你用功持诵〈楞严咒〉的时候,或者会梦见拜佛,或者梦见佛放光,或者梦见佛来摩顶,或者梦见佛和你讲经说法,或者梦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、圣僧,或者天上的将军,或者梦见自己腾身虚空,或者梦见会飞了,这都是好的境界,或者骑马,或者渡江,种种祥瑞的光,或者有种种非常出奇的异相。假设得到这些应验,你更应该很小心的,你要发菩提心,身、口、意三业要清净,更加紧你的功夫来持诵这个咒。可是你不可以对人去宣说,你有什么感应了,有什么灵验,叫人相信你,对你有好感。你有什么感应,自己知道就得了,你尽炫示自己的功德,各处卖广告,满街卖修行,这是不对的。你如果这样,便有了漏洞,魔就得其便。就好像你有了财宝,不把它放在保险箱里,你把它放在门口,一定会被人偷去。所以修佛法要很小心,不要让天魔外道得便。可是和你同道的,就是一同修行,你不是为了名利,或者为了令人恭敬我、赞叹我,你可以说的。

在《楞严经》上说:你要是诵持〈楞严咒〉,有了功夫,有了受用,那么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和他的徒弟眷属,就都常常随从保护着你,令你遂心满愿。纵然魔王想找一个漏洞,想来找你的麻烦也没法子。在过去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东山那个地方修行,他戒行精严,修行也特别认真。

有一次土匪把这个城围上,弘忍大师忍不住了,就想要救这个城里头的老百姓,于是乎他就下山了,从东山那个地方到湖北城里去。土匪一见弘忍大师来了,就吓得丢盔卸甲望影而逃,为什么这样子呢?因为弘忍大师虽然是一个人下山来的,可是土匪看到完全是穿金盔金甲的天兵天将,就好像从天上下来的天神一样,都穿着金盔金甲,手里拿着宝剑威武奇扬的。土匪一见到这样的情形就吓得望影而逃,不用一刀、一枪、一箭,他们就撤退了。这是因为弘忍大师他诵持〈楞严咒〉,所以土匪一见着弘忍大师就吓得跑了,这就是有真正的功夫才能这样子,若没有真正的功夫,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应道交。

因为释迦牟尼佛为了保护我们现在所有一切初发心的学道人,所以宣示〈楞严咒〉,来帮助我们得到定力,令我们身心泰然,没有什么麻烦。所以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这个法,我们若能诚心专一诵持〈楞严咒〉,就是绍隆佛法,就是正法住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