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咒句偈疏解》(548–554句) (五四八)鞞啰 【译】续前。 【释】鞞啰。即毗卢。翻云遍一切处。佛部。 【颂】各自约束诸眷属 循规守矩立功图 护持三宝弘佛法 严整威仪善根熟 【解】从一九七九年就开始讲楞严咒,直至现在一九八七年。真正修道人什么也没有,连一根线也无,所谓「头等修行人轻飘飘,中等修行人挑个担,三等修行人开辆车,甚至要船、有飞机。」各位要做何等修行人? 「各自约束诸眷属」:楞严咒是佛教中最长的咒,只要楞严咒在世上一天,所有的妖魔鬼怪就不敢公然出来,他就都有所避忌。因为你一诵此咒,在三千大千世界都听到此法音,妖魔鬼怪一听到这法音,他们就都循规蹈矩了,都老实了。一听到这法音,他们都「各自约束诸眷属」,告诉他们的眷属,一切徒众要小心一点,要守规矩。若不守规矩,则会有麻烦,故不敢那么放肆、不敢随便,就因为有这个楞严咒。所以世界若无人会诵楞严咒,妖魔鬼怪就出来吃人、害人,种种的事情就会发生。现在为什么世界还未到那种程度?就因为有人会念楞严咒。 「循规守矩立功图」:他们要小心一点干什么呢?就做事要做正当,要守规矩,不可以随便,要立功,希望他们将来有所进步。 「护持三宝弘佛法」:怎么立功图?就护持三宝,弘佛法,护持佛法僧三宝。所以我们出家人,你只要有一分的修行,那护法就护持你,你要有三分的修行,护法就给你七分的感应加被。如果你不修行,那就什么都没有了。所以一定要修行。修行修什么呢?就修身,修心,修口。身不犯杀盗淫,口不犯绮语、妄言、恶口、两舌,心不犯贪嗔痴。心也就是意,里面也不犯贪嗔痴。我们不犯十恶,就包括我们六大宗旨。十恶你要改了就是十善。 我们不争。甚么叫不争?不争即和平,和平相处,就和合众。这和合众就不争。所以六和同住,六合就是:身和同住,大家互相不打架,所以能同住。口和无争,朋友和,大家互相劝善归过,大家互相帮助,这不是在那里争的。意和同悦,意和就大家都欢喜而无烦恼。利和同均,大家同吃,同喝,同住,公家供给日用品,就是刚来的新人也有份。见和同解,大家意见看法是一样的。说我们有时不一样,不一样那我们现在就往一条路上走,大家都要往无上菩提道上走,都要觉悟,不要再迷惑了,不要在那地方敷衍了事,苟且塞责,混吃等死的样子,我们一定要精进,一定要修行。戒和同修,我们守这戒律,戒有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十重四十八轻戒,比丘二百五十条戒,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,我们都要同修,共同来研究,共同来修行,不能说:「我比你高,你比我低。」或是:「我是一个持戒的,你是个不持戒的,你是不持戒的。」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,谁也不高,谁也不低,谁也不突出,谁也都是一样的。我们这个不争就是和这个六和同住,就是僧人这个六和,所以我们这个不争也既是和平,大家不争则世界和平。所以我们这个宗旨应该把它说出来向国家来提议,教里根(当时现任的美国总统)他也跟着我们学,教世界的所有的国家领袖都跟着我们的六大宗旨来做,那才够做国家的领袖。 第二不贪。不贪就是礼让。礼让就是不贪。讲让讲理,你若守礼就不会贪了,你也不会贪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都是要守礼,要守礼让。人有无修行,就看他吃东西就知道。他有修行,好吃的东西都让给旁人吃,他自己不贪好东西吃,也不会先拿到鼻子来闻一闻,这坏了没有?不会的。由这一点就看出来你是不是一个修行人,修行的人甚至于吃什么也不知道,今天我吃的什么?不知道了。为什么?他不注意这个,吃饱就可以,吃的什么不知道,这是不贪。不贪主要就是先不贪吃,所以以后谁要贪吃的偷着吃东西,那就赶快还俗去,不要在这里混光阴。明知故犯,罪加三等。这个不贪,就是要礼让。不求就是廉洁,就是清廉。廉洁就不向外驰求,和这个不贪又不同,这个不贪是在心里头你不贪啦。这个求,你要向外驰求就谁都看得见你所求的,你要不求那就廉洁,就不会贪污了。贪污的人都是有求的,他都希望人给他送点礼,有点贿赂,这就是求嘛。 不自私即公平,你要是公平就不会自私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这就不自私。 不自利就是利益旁人,对旁人要有利益,要帮助旁人就不自利。 不打妄语就是老实,就是我做什么事也实实在在,一点虚伪也没有,一点渣滓也没有,不会明装人,暗装鬼,糁糠渗水。 六大宗旨很简单,我今天说的话,你们应该把它告诉世界每一个人。世界每人要都守此六大宗旨,世界什么战争都没有了,什么问题也都解决了。我们在万佛城里头,教你们这么多年了,叫你不贪、不争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。你们回光返照,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照这样做,要没有照这样做,赶快要照这样做。不照这样做,这世界啊,我告诉你们,不能存在了,这是扭转乾坤的一个大法,这是拯救全世界生命的一个大法,你们不要以为很简单;不贪、不争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语就能救世界?我就是用这六大宗旨救世界的,这是救所有人生命的。所以每一个国家元首,他要能彻底了解六大宗旨,他用这种方法去治国,那国家一定强盛的,一定是好的。可惜现在人都是舍近求远,舍本逐末,在这地方颠颠倒倒,所以把国家都弄得乱七八糟。 「严整威仪善根熟」:严整威仪就是持戒律,你要持戒律你善根才能成熟,你将来才能成佛。此偈颂「鞞啰」是遍一切处,谁都可以用的。 (五四九)跋阇啰 【译】我今说此咒心。乃宣佛敕。一切众类。仰如来力。闻诵此咒。悉当合掌恭敬顶礼。汝等承佛威力。各来卫护。行住坐卧。不相舍离。再严伏一切朋党眷属。汝等谛听。各归其所。向无上道。直至菩提。 【释】跋阇啰。金刚部。 【颂】金刚怒目抖雄威 破邪显正震法雷 赏善惩恶除魔外 公平无私放光辉 【解】「金刚怒目抖雄威」:「跋阇啰」就是金刚部的金刚。金刚有多少呢?金刚无量无边那么多。说八万四千,不只八万四千,现在恐怕有恒河沙那么多也不止的。因为现在人多了,金刚要再少他也就管不过来那么多人了,所以人多了金刚也多了。怒目金刚是很威风的,望之俨然,自然肃然起敬、害怕,不犯戒律,不做坏事,若犯戒律,金刚定不饶我。 「破邪显正震法雷」:金刚干什么?他把邪破了,要保护正法,震大法雷,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。 「赏善惩恶除魔外」:赏一切修行人,这是善。惩罚不守戒律的人,把魔王和外道除去。 「公平无私放光辉」:为什么金刚都有无量光?光明照耀金刚,到什么地方皆放光,因为他们正直无私,故放光辉,光辉就好像探照灯似的,一照就亮如白天一样。 我们听到楞严咒的偈颂,到现在是五百四十九句,还有五句,很快就讲完了。为什么我问你们讲多久了?因为这可以说是一部大著作,也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的著作,也可以说将来也不定有的。现在可以说是空前,虽然不能一定保证绝后,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没有这么多时间,像我如此也不讨厌写这么浅显的偈颂,这令你们大家明白。我相信你们大家听完后,都还给我了,因为你们都没有消化,我相信也没有人记得这些偈颂。今天有人记得,明天就忘了。 (五五○)陀唎 【译】续前。 【释】陀唎。一怛唎摩。翻法。显密并摄。二陀罗尼。翻总持。密教法部。 【颂】咒心神力难思议 改恶向善发菩提 法界有情同摄受 总持无量化群机 【解】讲楞严咒此法会,你们看是很平常,很简单,实际上此法会是惊天地、泣鬼神,魔王都在那儿恐怖,魔王就怕我们人明白这个楞严咒。人明白楞严咒,魔王就无所遁形,都没有地方跑,都没有地方躲避了。 「咒心神力难思议」:楞严咒咒心的这种力量也是不可思议。神即不可思议,也就是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,可是世界就像一所大化学工厂,由有化无,由无又化有,有时由善化成恶,有时又由恶化成善。咒的意思即叫你专一则灵,分歧则币,你若专一真要改恶向善,发菩提心,即使你以前无论有什么大的过错,都可以折合了,意即将功折罪,你立功罪就没有了,在这化学工程里化。你看我们人有时加上一点污染的材料,人就变成污染了。有时你又修行得到清净的材料,又回复清净了。这不是化学工厂是什么? 「改恶向善发菩提」:一点一点把渣滓除了,只剩纯金。你能如此就是「法界有情同摄受」,佛的愿力是普摄一切众生,他没有不摄受,没有拒绝的,在这化学工厂,无论什么来华严都可以。 「总持无量化群机」:佛的这个总咒是一大总持,总持无量义,亦是总持无量机,总持无量的法门,总持无量的智慧,总持无量的三昧,所以能得到总持的力量,来教化无量的众生。要如何做呢?就要你专一,念咒时为何要观想梵文梵字呢?就是要你专一。人为何修种种三昧总不成功?没有正定正受?就因为没有专一。所谓「专一则灵,分歧则弊」,你的功夫就会有精进了。专一就是没有妄想,也不思恶,就是一心吃这个咒。你打妄想:我吃这个有营养,吃那个没有营养,这叫不专一。真修道人,这些思想都没有,也不想:「我吃没吃?喝没喝?」什么都不想,那才叫功夫呢!当你功夫打成一片,这些妄想都没有,也不会说:「我听到人说话了,或我这耳朵听到什么声音,内里有什么声音,外面有什么声音。」这都是魔王坐殿才这样子,若魔王不坐殿,什么也不听的,见如不见,闻如不闻,没有这么一回事,这都是邪知邪见,你的功夫不能成就,也就是因为有邪知邪见。 所以世界是一大化学工厂。现在研究科学、物理、化学都是小部分,我们人才是一真正大化学工厂。全世界是一大化学工厂。你看化出多少东西来,千变万化,就拿人类来讲,各有各的模样,各有各不同思想和行为,你看这妙不妙?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 楞严咒句偈疏解 (五五一)盘陀盘陀你 【译】续前。…